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“公生明”牌坊

在河北省保定市裕华西路北侧的原清直隶总督大门前,竖立着一座约建于雍正初年、中间匾额上题书有“公生明” 3个大字、被人们称为“戒石坊”的四柱三间木牌坊。在我国的历代官署中,有不少立有“戒石”的,而竖 立并完好地遗存至今有“戒石坊”的,这是迄今所知的唯一 的一座。

保定直隶总督署的前身 最早可追溯到元朝。元世袓至元七年(1270年),顺天路(后改保定路)总管府治中周孟勘修建“宣化堂”,这便是直隶 总督署的前身。明太祖统一北方后,于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保定路为保定府,知府衙署 便设在宣化堂,并加以扩建。明成祖迁都北京后,保定地处京畿,地位日渐重要,因此永乐 元年(1403年)将大宁都司署(保卫北京城的军事机关)移至保定府衙。清康熙八年(1669 年),大宁都司撤销,直隶巡抚自正定移驻保定,原城西北隅的参将署改为巡抚署,大宁都 司署则改为参将署。雍正二年(1774年),将直隶巡抚改为直隶总督,原巡抚署升格为总督 署。然而,总督署原在城西北隅,“湫隘痹陋,观瞻不肃”,雍正七年(1729年),雍正皇帝特 派人选定于保定城中心的参将署为址,特命怡贤亲王允祥传谕兴建直隶总督署。经历8个 月大规模增建后的衙署,规模可观,雍正八年(1730年),直隶总督署正式迁入,直至宣统三 年(1911年)清朝灭亡为止,此处均为直隶总督署驻地。在前后182年间,曾驻此署的直隶总督共74人。其中,不乏对清代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,如方观承、刘墉、琦善、曾国藩、李鸿章、荣禄、袁世凯等。清朝的直隶总督,处天子脚下,控京畿要地,权高位重,被称 为“天下总督之首”,“疆臣领袖”,他们在直隶的所作所为、功过是非,直接映照出清代的兴 衰荣辱,历史内涵十分丰富。可以说,“一座总督衙署,半部清史写照”。在近两个世纪中, 直隶总督署一直是直隶省的军政枢纽机关,衙署格局森严肃穆,处处表现出总督权威和威 严,立于衙署前的被称之为“戒石坊”的“公生明”牌坊,即是体现其权威和威严的代表性建筑物之一。

“戒石坊”立于总督署大堂正南沿甬道不远处,为木质的四柱三间牌坊,牌坊坐北朝南。南面明间匾额上题有“公生明” 3个大字,其源出自《荀子.不苟篇》的“公生明,偏生 ^ 暗”及《荀子.正论篇》的“上公正则下易直,易直则易知,易知则易明,是之所有生也。”北 面匾额上题有由宋太宗亲定、由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的“尔俸尔禄,民脂民膏,下民易 虐,上天难欺” 16字戒石铭。宋太宗所定的这16字戒铭来自五代后蜀主孟据宋代洪迈 的《容斋随笔》和赵翼的《陔余丛考》等书记载,五代时,后蜀主孟舶为了约束官吏的行为, 围曾撰写了戒饬官吏的铭文24句,每句4字,共96字。据《昭代丛书》记载,后来,宋太宗赵光 义登基后,在审阅灭亡的后蜀国主孟旭对臣下的训谕中,见此语对本朝臣下很有用,为了约 束本朝官吏的行为,以减少老百姓的不满情绪,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,便从孟规所撰的戒 饬官吏的铭文中摘取了“尔俸尔禄,民膏民脂。下民易虐,上天难欺” 4句16个字,命人写 后颁行天下,令全国各地衙门都刻石立碑,称之为《戒石铭》,也称为《戒贪碑》,以儆各级官 吏。由于年久失修,“戒石”多有损毁和亡佚,在南宋绍兴二年(1132年),宋高宗赵构再次 敕命全国诸州重刻《戒石铭》,并奈自题跋。相传,那时全国各地州县衙门大堂前面,都立有 一座冠冕堂皇的亭子,名为“戒石亭”,亭中供奉着《戒石铭》碑。据《容斋随笔》、《古泉山 馆金石文编》、《筠清馆金石记》、《金石续编》等文献的记载,南宋时所刻的《戒石铭》碑分为 四截。碑首刻篆额“太宗皇帝御制”6字;第二截刻黄庭坚所书铭文6行,每行4字,共24字; 第三截刻宋高宗行书跋文12行,每行8、9字不等;第四截刻吕颐浩、权邦彦等所题跋文。据 《广西通志》、《金石略》等记载,南宋时所刻的《戒石铭》碑,到清代还存道州(今湖南道县)、 梧州(今广西梧州)两刻。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“公生明”牌坊背面匾额上所题黄庭坚书写 的“尔俸尔禄,民膏民脂。下民易虐,上天难欺”16个字,即取自南宋时所刻的《戒石铭》碑。

以往,“戒石亭”通常建于衙门大堂的正前面,以使州县官员在升堂办案时,一抬头就能 看到戒石上的十六字铭文,其目的是要提醒官员办案要公正廉明,不要食赃枉法。“公生明” 牌坊则立于总督署大堂前官员们时时要走过的甬道上,意在对官吏们行政执法进行约束, 告诫行走于牌坊下的官吏们要公正廉明,不得徇私枉法。当然就实际情况而言,“公生明” 牌坊也仅仅只是徒具形式而已,并未对封建官吏的行为起到多少约束作用,许多官员并没 有真正做到秉公执法,吏治也并没有真正清明。不过,尽管如此,保定直隶总督衙署的这座“公生明”牌坊,多多少少还是对当时官吏们的为政执法起到了一定的告诫警策作用。保定 直隶总督署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清代省级衙署,“公生明”牌坊是其重要的有机组 成部分,至今仍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,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。今天,当人们从这座“公 生明”牌坊下走过时,尤其是今日的为政者、执法者在参观保定直隶总督署看到这座“公生明”牌坊时,难道能不追古思今,扪心自问吗?难道能让古人在地下冥冥之中嗤笑他们的不肖子孙吗?【甘肃嘉峪关关帝庙石牌坊】